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母婴资讯 >出生至三岁 >育儿知识

育儿知识

教导孩子自制守规矩

浏览次数:1611 发表时间:2015-01-27

自制意指以适当的合宜方式来表达自己及处理情绪,对幼儿来说,可能是用口语「我生气了」表达,而非咬人。自制也牵涉到思考能力,决定是否要依据自己的冲动行事。自制的学习从出生就开始,而且会持续一生。这个能力也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业,以及健康的全面发展。能自制的孩子会与他人合作,处理挫折,并解决冲突。幼童从人际互动、父母及照护者的指导中学到自制。

自制力并非与生俱来。婴儿几乎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。不过,发展自制力的过程会从出生几个月一直延伸到三岁之后:

  • 有个小婴儿不喜欢换尿片──他哭个不停,爸爸说:「快好了,小宝宝。我知道你不喜欢换,忍一忍,我要帮你穿裤子。」爸爸接着抱起儿子,让他止住啼哭。这婴儿学到了信任,他不高兴时,爱他的人会安慰他,让他重获自制力。
  • 9个月大的婴儿扶着矮桌,抓起电视遥控器,很开心的按按钮。妈妈温柔的拿走遥控器,放上书架,并告诉他:「宝贝,遥控器不是玩具,不可以玩。要不要来玩这个?」她给孩子一个玩具箱,上面有很多按钮跟机关。孩子从中学到正确的行为,当面对失望情绪及他的要求违反规定时也愿意接受替代方案。
  • 2岁大的幼儿想要玩伴手中的玩具。他伸手去抢,玩伴放声大哭,他打了玩伴一下,自己也哭了。妈妈安抚他,帮他把玩具还给玩伴。妈妈也解释,打人是不对的,想轮流玩时该说什么来表达意思。幼儿从中学到如何管理冲动情绪及表达能力,自我反省,并表现出适当的行为。

出生到12月大

婴儿几乎没有自制力,他们想到什么就做,不会克制自己。父母及照护者的细心引导,可以让孩子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与行为。

  • 帮助孩子自我平复情绪。

孩子愈平静,就愈能控制自己。安抚婴儿有很多方式,有的婴儿需要拥抱或摇晃等肢体接触,有的喜欢用背巾裹起来,或躺下歇一会。孩子哭闹时,父母态度镇静能帮孩子安静下来,获得安全感。

  • 教导适当行为。

告诉孩子他能做什么,并示范给他看。如果他在家里乱丢球,给他一个空的垃圾桶,或是带他到院子,告诉他该怎样丢球。这能帮助他在成长中辨别是非,以适当的方式发泄精力并发展兴趣。

12至24个月

幼儿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有强烈欲望去表达立场。「不要!」成了他的惯用语-表达独立的方式。同时,幼儿受限于能力,有许多事情做不到,因此也容易感到挫折。此时固定的生活模式能让幼儿从掌握控制权中获得安全感。

  •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。

给孩子(幼儿也不例外)选择机会,表示你信任他们会做出正确决定。这能帮孩子获得主控的感觉;让孩子在有限度的选择范围内决定玩什么、读什么、吃什么点心(让他从两种健康点心中选一个)。

  • 出孩子的意图并给予认同。

让孩子知道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,这会帮助他平复并控制情绪。这并不代表父母接受他的要求。「我知道你不想上床,可是你不该打我;你可以打枕头,或是你可以跟我一起读故事书。」指出孩子的意图并认同他的心情,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管理,这对未来的学习十分重要。

24至36个月

大一点的幼儿还是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,因此,在这个阶段,认同孩子的情绪并建议他们以别种方式表达自己,是比较恰当的。随着孩子成长,鼓励他们想想还能做什么,例如对着洗衣篮丢球,而不是对墙壁丢。以适当方式来取代不当行为,有助于孩子日后适应学校规范。

  •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。

给孩子两种适当的方式,让他从中择一。「你想先刷牙还是先穿睡衣?」协助孩子自己思考,而不是光要他去拿雨鞋,「外面下雨了,想跟同学在雨中散步的话,该带什么去上学?」如果情况是,父母说了便算,就不提供选择,例如,「该上床了,」而不是「你准备要上床了吗?」

  • 教孩子学习等待。

等待有助于学习自制,让孩子明白他人也有需要。缩短等待时间,并替孩子找点事做。而且,和同伴玩耍也是孩子学习等待、分享,与轮流的大好机会。靠着父母提供引导与练习,孩子日后更懂得处理同学间的纷争。

上一页: 宝宝的肢体运动发展
下一页: 建立自信